全是熱點!國務院國資委就國企改革發展問題答中外記者問

瀏覽量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于2019年3月9日(星期六)15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副主任翁杰明,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記者會,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先生,副主任翁杰明先生,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先生,他們三位將圍繞這一主題回答大家的提問。首先有請肖亞慶先生。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先生,副主任翁杰明先生,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先生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先生,副主任翁杰明先生,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先生
 
肖亞慶: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大家對國企國資的關心、關注。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先生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先生
 
大家都知道,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國企國資改革工作十分重要。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要求,主動作為,迎難而上,把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搞好,為全面保持經濟健康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們愿意回答大家的問題。謝謝。
 
經濟向上潛力很大
 
2019年央企要做到“一個確?!薄傲鶄€強化”
 
經濟日報融媒體記者:
 
近期,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一些機構下調了經濟增長的預期,還有一些國際經濟組織認為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因素正在增大,但是我們從現場拿到的一些材料中看到,去年中央企業的一些經營業績非常好、非常出色。請問,今年中央企業是否會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的態勢,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什么樣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如何去應對?謝謝。
 
肖亞慶:
 
謝謝你的提問。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國資委和中央企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2018年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應該說開局之年開局良好,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基礎供應在穩步增長。我們看,石油成品油的銷售量增長了4.4%,天然氣消費量增長了12.2%,發電量和售電量都增長了超過9%,航空運輸總量同比增長9.2%。
 
從效益指標來看,去年中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9.1萬億,實現凈利潤1.2萬億,增長了15.7%,運營質量也在不斷提升,我們的百元利潤率、銷售利潤率比去年同期都有一個增長。
 
再從負債率來看,降杠桿的情況,去年平均負債率下降了0.6個百分點。社會貢獻也持續增加,大家都知道,去年中央企業在通信領域里落實提速降費,在電力企業降低發電成本,降低電價,這兩項加起來就2800億,所以這些也是對社會做的貢獻。
 
我剛剛拿到1-2月份的情況,也跟大家報告一下。今年1-2月份,營業收入增加了3.9%,1-2月份利潤增長了15.3%。從實物量來看,1-2月份成品油銷量同比增長9.6%,天然氣銷量同比增長7.4%,售電量同比增長了5.4%,航空運輸周轉總量同比增長了8.6%,水運總周轉量同比增長了12.9%。所以,1-2月份的這些數字來看,經濟向上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做好2019年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深刻分析了今年的形勢,提出了今年工作的大政方針,作出了全面部署。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工作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好??偟膩碇v,做到“一個確?!薄傲鶄€強化”。
 
“一個確?!?,就是要確保今年各中央企業所制定的積極進取的目標得以實現。
 
“六個強化”,一要強化實業主業,不斷提升中央企業實業主業的發展質量。二要強化改革落地,不斷增強企業的發展活力和發展后勁。三要強化自主創新,推動制造業加快升級。四要強化管理提升,努力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五要強化風險管控,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做好沙盤推演和壓力測試。六要強化職能轉變。
 
當然,中央企業發展也會面臨很多風險和挑戰。經濟有漲有落,行業有好有壞,企業有生有死,是個必然的規律。當然大家也常說,年年難過年年過,年年過得都不錯。從我報告的一些數字來看,我覺得中國的市場潛力很大,中國經濟的潛力很大,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潛力也很大,關鍵是要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在2019年以最好的業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謝謝。
 
通過國企改革,
 
解決了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一些改革難題
 
人民日報記者:
 
對國企改革,社會的關注度和期望值都很高,請問目前國企改革的進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在哪兒?謝謝。
 
肖亞慶:
 
謝謝您的問題。應該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國企國資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國企國資改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安排,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國資委和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落實“1+N”系列文件提出的各項改革要求,深入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落實。應該說,通過國有企業改革,解決了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一些改革難題。
 
比如說,公司制的改制全面完成,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優化。83家中央企業建立了規范的董事會,15035戶中央企業所屬的二、三級單位都建立了規范的董事會。各省國資委也加大了改革力度,省屬國資委這一塊就超過了90%的企業建立了規范董事會,落實董事會職權,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也在進一步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中長期激勵這些試點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另外一方面,結構調整、布局優化成效是非常顯著的。去年完成了中核集團和中核建、武漢郵科院和電信科研院四家兩對中央企業的重組。同時,從中央企業看,壓減法人數量12829戶,壓減的比例到了24.6%,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進,上市公司已經成為中央企業運營的主體。中央企業資產的65%、營業收入的61%、利潤總額來源的88%都在上市公司。從混改來看,2018年一年,央企和地方企業又新增了2880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
 
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也取得了決定性突破,去年全國國有企業689個所辦的消防機構、1744個教育機構完成了分類處置,“三供一業”的正式協議簽約率超過了99%,共有5022萬戶成功完成了分離。在改革過程中,我們也特別注意保持穩定和增強職工的獲得感。
 
國資監管的職能也持續改進,以管資本為主已經成為國資監管的重要導向。
 
同時,我們還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為國企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2019年,我們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重點在這么幾個方面:一是著力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向管資本轉變。要出臺2019年的監管清單,主要是明晰邊界,理順關系,下放權力。二是著力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試點。三是著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多元化。四是著力推進董事會建設和經理層任期制的契約化。五是著力多措并舉,強化正向激勵。最近國資委已經出臺了新的考核辦法,正在落實之中。
 
2019年是國企改革的攻堅年,我們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總結一批典型經驗,在全國推而廣之。謝謝。
 
國企和其他企業一樣都是市場競爭的主體
 
沒有給國企制度性的額外補助
 
華爾街日報記者:
 
在中國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美方認為中方給國企的不公平優勢,國資委領導跟商務部和中國貿易官員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什么樣的討論?在減少國家對國企的參與,國資能做出什么承諾,來幫助貿易談判得到更多進展?謝謝。
 
肖亞慶
 
謝謝你的問題。
 
國有企業和其他企業一樣,都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從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來看,我們沒有制度性的特殊安排給國有企業額外補助,是按照市場規則、市場化的改革方向,來進一步推進的。
 
我們對于中美貿易談判也非常關注,期望有一個好的發展環境,也期望中美兩個這么大的貿易經濟體能夠有個好的結果。從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來看,我們和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世界上很多著名企業都有這樣那樣的貿易往來和投資往來,我們的海外朋友們也期望有一個好的投資環境。所以,我們很樂意看到貿易爭端能夠進一步減少,創造一個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和經營環境。
 
我們認為合作是競爭的重要前提。我們和各類所有制企業、和國外的企業都有良好的合作。合作反過來也使得中國的企業特別是中國的國有企業乃至中央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也進一步加強管理。所以,這種共贏的局面是我們未來期望看到的。國有企業、中央企業也會進一步擴大開放,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使得在開放合作中建立市場主體地位,而這種發展過程、方向肯定是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謝謝。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示范企業需達到三方面狀態
 
中國證券報全媒體記者:
 
我們注意到,今年1月國資委公布了包括航天科技、中國石油、國家電網等在內的10家企業作為創建世界一流的示范企業,請問如何理解“示范”的含義?國資委會采取哪些措施推動示范企業建設?下一步會不會擴大示范企業的范圍?謝謝。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先生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先生
 
翁杰明:
 
謝謝提問。大家知道,黨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國資委推出航天科技、中國石油、國網公司等10家企業作為創建世界一流的示范企業,這本身就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準是個綜合的標準,跟大家熟悉的世界五百強以營收規模排序的標準是有所不同的。如果純粹按營收標準來看,我們這10家企業大部分都是世界五百強,像國網公司,像中國石油,都還排在世界五百強的前列,我們央企也有48家是進入世界五百強。
 
但是,我們深深地感到,需要按照中央要求的做強做優做大三者相統一的原則來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在這方面,我們深感中央企業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所以,設置示范企業就是希望這10家企業能夠在中國企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過程當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那么我們希望他們能夠達到什么樣的狀態?最起碼應該是三個方面:
 
第一,在創新驅動方面進入領先行列。具體來講,我們希望這些企業在國資資源的分配方面成為領軍企業,在推動本行業的全球技術發展方面能夠成為領軍企業,在行業的自身推進過程當中,也有重要的話語權。
 
第二,希望他們在高質量發展方面能夠進入前列。過去我們確實比較關注營收規模,下一步這些企業要更多地去關注它的凈資產收益率、營收利潤率、研發投入、增加值等等。這樣不僅僅在營收規模方面能夠領先,而且在質量和效益方面能夠領先。
 
第三,希望他們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方面能夠進入前列。因為世界一流企業畢竟要在世界范圍內去發展,所以他們一定要成為履行共商共建共享這種發展理念的典范企業,也要成為遵守法律、做任何事情都要合規守信的典范企業,也要成為能夠履行社會責任的典范企業。
 
從國資委的角度,下一步應該怎么推進,實際上有幾個進一步:一是進一步推進他們走市場化的路子。世界一流企業,一定是遵循市場化的規則,而不靠別的力量來進行推進。二是要求他們用量化的指標來確定追求的目標,對標世界本領域五家到十家企業,通過對比,取長補短,實現“比、學、趕、超”的局面。三是進一步要求他們一定要突出主業。世界一流企業一定是主業突出、在主業方面具有充分競爭力的企業。四是進一步要求放活和管好。要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要在投資方面、自主決策、工資總額、股權激勵方面放權,但同時也要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管,使之真正有一個自我發展的良好環境。
 
至于剛才說到的會不會是動態的,毫無疑問我們的認識是不斷發展,下一步是按照動態管理的方式來推進世界一流企業的示范進程。謝謝。
 
央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四方面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方面下工夫,對于這八字方針,2019年國有企業該怎么干呢?謝謝。 
 
肖亞慶: 
 
謝謝您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我想這八字方針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管總的指導性方針。中央企業貫徹落實這八字方針,就是要鞏固和擴大“三去一降一補”的成果,持續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增強活力,提高效率,提升創新發展的能力。同時還要調整優化布局結構,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更好地發揮國有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的作用。具體看有這樣四個方面:
 
第一,要加快創新驅動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同時還要推進產業升級,大力發展前瞻性、戰略性產業。
 
第二,要做強做精主業和實業。中央企業一定要突出主業、突出實業,要進一步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戰略定位,嚴控非主業投資,來推動各類要素向實業集中、向主業集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要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裝備制造、造船、化工等領域的戰略性重組,持續推動電力、有色、鋼鐵、海工設備、環保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扎實推進區域資源的整合,穩步開展國際化經營,不斷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第四,要強化管理提高效率。中央企業、國有企業強化管理是個永恒的主題。今年貫徹落實好這八字方針,在強化管理上一定要下大的功夫,比如說在內控體系建設上,要在針對性、有效性、完整性上下工夫,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能夠質量更優、效益更好。謝謝。
 
國企是獨立的市場主體
 
中國法律法規沒有專門針對國企補貼的規定 
 
日本共同社記者:
 
我的問題跟剛才華爾街日報記者的問題類似,剛才肖主任說中國沒有制度性的安排給國有企業的額外補助,但是國際社會擔心中國對國有企業有隱性的優惠政策,那么中國怎樣對國際社會解釋對國有企業的優惠,比如補貼或各種各樣的對國有企業的政策?謝謝。
 
 肖亞慶: 
 
謝謝您的問題,看來您和華爾街日報關心的是一類問題。
 
我剛才已經講了,國有企業是獨立的市場主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這是我們始終的方針。我們講,國有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同樣參與市場競爭,同樣受到法律保護。 
 
關于你剛才談到的補貼問題,我們也特別對中央企業進行過梳理??梢灾v,中國的法律法規沒有專門針對中國國有企業補貼的規定,中央企業也沒有基于所有制的補貼。就是沒有只給中央企業、國有企業,不給別的企業。所以,國家也正在清理,各個部門也正在清理,在規范各種補貼。我覺得,這將有利于為各類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的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和條件,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我不知道你到沒到過中國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歡迎你和華爾街日報的朋友有機會到我們中央企業國有企業來考察參觀,隨時歡迎。
 
堅決響應“一帶一路”的號召
 
是央企自身市場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
 
我們注意到,近年來,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也參與建設了很多“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重大項目,其中大多數進展比較順利,但是也有項目因為各種原因受阻,同時一些項目的經濟效益可能還沒有顯現出來,這些情況也受到外界的一些質疑。我們就想請問,怎么看待這些問題?謝謝。
 
肖亞慶: 
 
謝謝您的問題。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響應。我們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在“一帶一路”實踐當中也深切感到,“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國際上越來越多企業的響應,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所在國家和地區人民群眾的歡迎。所以中央企業堅決響應“一帶一路”的號召,也是中央企業自身市場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不少的項目、有不少的工程,也有不少的合作機會,這些項目的實施、這些工程的落地,都為當地社會發展和改善就業提供了很多幫助。昨天王毅國務委員在這里舉了很多的“一帶一路”的例子,都是非常成功的,我就不重復了。我們也看到,很多項目正在發揮或即將發揮越來越多的效應。 
 
當然,投資肯定會有風險,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也不能保證每個項目都是成功的、有很好的回報。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所有“一帶一路”項目都是積極的有效的,正在日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我們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還是要遵守國際通行的規則,特別是遵守項目工程所在地法律法規的要求,不斷地把項目變成高質量的項目,使得“一帶一路”能走深走實,能夠有個長遠的回報。謝謝。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